校長心語(1月)

校長心語(1月)
我最近在不同場合都跟家長及教育界人士討論培育下一代的情況,大家不約而同認為現在的孩童做事缺乏「自制能力」,較為率性而為,而且希望在短時間獲得成果,其實這與現今社會風氣有很大關係。隨著資訊科技發達,孩童有很多機會接觸電腦遊戲及網絡訊息,由於他們自小接收快速影像及畫面,因而對於一些靜態的東西,表現會不耐煩,久而久之便成習慣。 其實什麼是自制能力呢? 自制能力是指人們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擁有自制能力的人既善於激勵自己貫徹地去執行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標的願望、動機及行為情緒。
一個擁有高自制能力的孩童,做事都較為冷靜及有耐性,學習的注意力都較為集中,而且責任感也較強。這些特質都有助孩童專心一意學習,並有較強的學習動機。相反,自制能力不高的孩童一般都會出現學習問題,主要是做事沒耐性、專注力弱、好玩及貪一時之樂。他們不喜歡閱讀,亦害怕接受長期的訓練。
我們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呢? 建議如下:

  1. 從「他制」到「自制」:由嬰孩到初小階段,孩子較為自我中心,還未能判斷和評價自己行為的適宜度。家長必須替孩子訂立一些建立良好品德的行為規範,孩子即使不了解,但也能習慣成自然。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家長亦要讓他們明白行為規範背後的原因,讓他們將規範內化,形成價值觀。
  2. 設法使孩子集中精力於一件事:家長要注意孩子在平日表現,如他做事不徹底時,便要鼓勵他把事情做完。家長宜多讚賞孩子,成為他們堅持做好的動力。
  3. 培養孩子興趣:由於孩子經驗不足,感興趣的東西有限,要盡量讓孩子接觸新事物,從中培養堅持下去。
  4. 父母改變重量不重質的要求:父母有望子成龍的心態實在正常,但在培養孩子時如只是不斷與別人攀比孩子學習活動的數量,硬性將孩子課餘時間充斥於各活動訓練當中,不但減低孩子學習興趣,亦只會導致孩子「周身刀,沒有一張鋒利」的境地。因此,父母應與孩子揀選他們喜歡的活動著手,建議一種體育及一種藝術活動,並且持之以恆接受較長期的訓練,藉以培養孩子努力不懈,堅毅不屈的精神,以及提高孩子的學習質素。
    資料來源:
  1. www.360doc.cn
  2. wapbaike.baidu.com
  3. www.123langl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