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心語(11月)

還記得校長在10月8日家長日中提及希望家長能與學校共同協作教導學生「禮貌」及「儀表」嗎?,是次校長心語校長會跟大家談多一點「禮貌」。

根據我國一些古籍的紀載,在中國文化中,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冠義》禮是治國安邦的根本。「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五年》禮同時又是立身之本和區分人格高低的標準。《詩經》言:「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禮」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作為個體修養涵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可見「禮」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他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

對一個人來說,「禮貌」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因此,我們要培育下一代,不單要有學養,更要有修養,正如校訓學生要「博識」,亦要「修身」。而「禮貌」,正是個人修養中待人接物最基本的態度,讓所接觸的人感到被尊重的一種表達方式,亦是贏取友誼,提升社交能力的表現。既然禮貌那麼重要,要培養出有禮貌的孩子,家長在禮貌方面必須作好榜樣,而且在教導孩子時亦必須要有耐性,並能持之以恆。就此校長有以下建議:

1. 教導孩子在與人溝通時要經常微笑,因為這是友好的表現及清除隔閡最快的方式。

2. 要訓練孩子說一些常用的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對不起」、「請問」「有甚麼需要幫助嗎?」等等。

3. 要抓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教導孩子學懂禮貌,如子女在早上起床後要跟人「說聲早」,回家後要說「我回來了」,出門時要說「我出去了,再見」。有客人到家,要先向客人問好、吃飯前要先向桌上各人說「各位吃飯」等。

校長深信只要我們經常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潛而默化,他們就會慢慢將禮貌當成習慣,化為日常生活中必須做的事情,形成了家庭教養文化。

資料來源:

http://baike.baidu.com/item/%E7%A4%BC%E8%B2%8C/3520033

午膳聚一聚

如欲與校長共晉午餐,請撰寫一封簡單的邀請信投入詢問處旁的「校長信箱」,邀請信內容必須要填寫你所就讀的班別、姓名和自我介紹。校長收到邀請信後會主動與你聯絡,相約午膳日期。(別忘記寫信格式要有上款、下款、內容及日期啊!)